欢迎进入上海博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传导抗扰度测试的原理和步骤

传导抗扰度测试的原理和步骤

 更新时间:2023-07-15 点击量:175
  传导抗扰度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的测试方法。它主要用于确定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传导干扰和抗干扰能力。
 
  以下是传导抗扰度测试的原理和步骤。
 
  1、测试目的:
 
  是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传导干扰和抗干扰能力。传导干扰是指电磁能以导线或其他传导介质的形式进入设备的现象,可能导致设备正常工作受到干扰。而抗干扰能力是指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受干扰的能力。
 
  2、测试设备:
 
  进行测试需要一台被测试设备和一台发射设备。发射设备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场,通过传导媒介(如电缆、电源线等)向被测试设备传递电磁能量。
 
  3、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a. 确定测试频率范围: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测试所需的频率范围。不同的设备可能有不同的频率要求。
 
  b. 设置发射设备:根据测试要求,设置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和频率。发射设备会模拟实际的电磁场环境。
 
  c. 连接传导介质:将发射设备与被测试设备通过传导介质(如电缆、电源线等)连接起来。传导介质的选择和连接方式应符合标准要求。
 
  d. 进行测试:在设定的频率范围内,逐步增加发射设备的功率,观察被测试设备是否出现异常现象或性能下降。测试过程中可以记录干扰程度和被测试设备的响应情况。
 
  e. 评估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和相关标准,评估被测试设备的传导抗扰度性能。评估可以包括干扰电平的限制、设备功能是否受到干扰以及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等。
 
  4、测试标准:
 
  测试通常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其他相关标准,如IEC 61000系列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测试设备的要求以及测试结果的评估方法,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传导抗扰度测试是评估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这种测试,可以确定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从而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测试也有助于开发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的设备,并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